飛象網訊(馬秋月/文)4月19日消息,在“2023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”上,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作了《建設智能世界的假設與愿景》的主題演講,周紅表示:“華為積極推動科學假設與商業愿景牽引的創新,在通信上探索有別于香農定理的前提條件和應用場景,在計算上進一步明確人工智能的目標定義,提升正確性、適應性和高效性!

周紅稱,在過去的一年中,華為與學術界產業界溝通、與科學家客戶交流,探討了面向智能世界需要解決的兩大核心問題:未來的通信和未來的計算。華為認為,通信網絡是建設智能世界的基礎,要敢于打破既有理論和技術瓶頸的條條框框,才能大踏步前行。計算方面,過去幾年智能應用的迅速發展,尤其是通過AI的模型優化,可以幫助解決應用碎片化的問題,這也引發了模型規模的爆發式增長,甚至過去十年,AI算法的算力需求提升了40萬倍。
隨著計算模式的不斷優化、算力的不斷提升,有了更多、更準確的數據,在 AI能力快速提升的情況下,需要考慮AI的目標如何與人類一致,并且正確和高效地執行。除了通過規則和法律來加強AI的倫理和治理之外,從理論和技術的角度也要有要求。在周紅看來,目前還有三個重要的挑戰:AI的目標定義、正確性與適應性、能源效率與數據效率。
如何應對這三個挑戰,周紅建議從三個方向突破:一是實用的角度來發展知識和智能;二是自主系統提高正確性與適應性;三是發明新的計算模式、架構與部件,提升效率。
據介紹,華為在計算領域主要有三個探索:一是行業大模型助力價值創造。例如:華為的智慧港口方案已經在天津、青島、上海、深圳等港口實現了智慧化應用。二是助力科學發現與科學計算。例如:在天氣預報方面用AI推理替代傳統的偏微分方程,在制藥靶點計算方面,用分子動力學模擬加速新藥研發。三是軟件自動生成、定理自動證明、重構基礎計算部件。例如:軟件自動生成與自動優化提升軟件研發的效率與可靠性,拓撲斯理論自動定理證明、余數定理優化加法和乘法來提升計算效率。
“在走向智能社會的過程中,可能有超過百倍甚至千倍的信息需求的增長,現有的很多理論和技術已經遇到瓶頸,難以支持面向未來的發展!敝芗t說,“因此華為積極推動科學假設與商業愿景牽引的創新,在通信上探索有別于香農定理的前提條件和應用場景,在計算上進一步明確人工智能的目標定義,提升正確性、適應性和高效性!
周紅表示,在通信和計算兩大基石的驅動下,從狹義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到超級人工智能的過程中,首先要通過理論和技術的不斷突破,來實現萬物智聯,促進社會的進步。其次要勇于拓展思想的邊界,增強對智能的認知水平和掌控能力。最后希望用正確的目標和有力的手段牽引人工智能的發展,助力我們超越極限、增強生命、創造物質、控制能量、跨越時空、實現人類文明的不斷進化。
“我們正在快速奔向智能社會,面對無窮的新方向和新機會,所有的想象都可能是保守的,在征服星辰大海的道路上,一切的不可知和不確定性都會使我們變得更加的強大,期待大家一起應對挑戰,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明天!敝芗t最后說。